1. 框架平臺
兩層(ceng)以(yi)上(shang)布置容器的框架平(ping)臺(tai)按(an)以(yi)下(xia)規定(ding),并用梯子上(shang)下(xia)平(ping)臺(tai)。
框(kuang)(kuang)架的(de)(de)大(da)小(xiao):由圖6-110中的(de)(de)A~C尺寸(cun)決定(ding)(ding)框(kuang)(kuang)架的(de)(de)邊,也應注意其他(ta)的(de)(de)決定(ding)(ding)框(kuang)(kuang)架大(da)小(xiao)的(de)(de)因(yin)素(su)。C尺寸(cun)在操作(zuo)、維修時不小(xiao)于600mm。
注:a. 有保(bao)溫、保(bao)冷、防(fang)火層時,按(an)其外(wai)表面計(ji)算。
b. 圖中兩個“B”尺寸(cun)為同性質的尺寸(cun),可查相(xiang)應標(biao)準(zhun)。
2. 框架柱(zhu)的位(wei)置
①. 臥(wo)式容(rong)器軸(zhou)向(xiang)與(yu)框架柱(zhu)的(de)位置采用圖(tu)6-111中①~③之一的(de)形式。確定框架柱(zhu)的(de)位置時(shi)注意以(yi)下各(ge)點。鞍座與(yu)框架相同;鞍座與(yu)框架端柱(zhu)的(de)間距;框架端。
②. 原則上(shang)優先選(xuan)取圖6-111中(zhong)①柱的(de)布置(zhi)。對(dui)③除非受(shou)管橋限(xian)制才(cai)選(xuan)取外,一(yi)般不選(xuan)用,因為(wei)鋼架不經濟。
③. 框架平臺面最大伸出尺寸(cun)為2500mm,以此保證(zheng)圖(tu)6-112中(zhong)的(de)A、B尺寸(cun)。
④. 臥式容器垂(chui)直方向(xiang)上(shang)的柱位置由以下(xia)各條決定。
a. 保證圖6-110中的C尺寸。
b. 框架下(xia)設備的(de)布置,應保證它們(men)的(de)操作、維(wei)修空間。
c. 不需要操作、維修時,圖(tu)6-113中的C尺寸可取(qu)最(zui)小值。
⑤. 與(yu)換熱器(qi)等同一框架布置(zhi)時,換熱器(qi)鞍座(zuo)與(yu)容(rong)器(qi)的某鞍座(zuo)位(wei)置(zhi)取齊,以(yi)便(bian)共用一條梁。
3. 梯子(圖6-114)
①. 梯(ti)子按(an)平行于容器軸(zhou)向(xiang)設置,并從側(ce)向(xiang)上下至通道(dao)面。
②. 4000mm以(yi)上框架平臺按最大4000mm設置中間踏步平臺。
③. 梯子上方保(bao)證(zheng)2150mm以(yi)上的空間。
④. 梯子(zi)角(jiao)度宜選用45°,有效寬度按750mm規劃。
4. 平臺形式
①. 高于3m的操作平臺上的閥(fa)(大于2in)、人孔、安全閥(fa)和調節閥(fa)等,需(xu)設通道和檢修場地(di)。
②. 1/2in以下(xia)的(de)閥、立(li)管的(de)截止閥和儀表等的(de)操(cao)作,原則上用梯子。
③. 平臺的上下用(yong)梯子(zi)。
④. 平臺的最(zui)小尺寸如圖6-115所示。
⑤. 立式容器的平臺參照“敷塔(ta)管道設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