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續鑄(zhu)鋼是將(jiang)鋼水直接鑄(zhu)成鋼坯的一種澆鑄(zhu)工藝(yi)。它省去了(le)鑄(zhu)錠和(he)初軋開坯工序,提高金(jin)屬收得率和(he)產品質(zhi)量,降低能耗,有利于連續化生產。


  我國是研(yan)究連(lian)鑄(zhu)技術(shu)較早的(de)國家(jia)。1958年(nian)底,我國自(zi)己設(she)計制造(zao)的(de)第一(yi)臺工(gong)業生(sheng)產(chan)用(yong)立式連(lian)鑄(zhu)機在重鋼三廠建(jian)成投產(chan);1964年(nian)6月在該廠又(you)建(jian)成我國自(zi)行設(she)計制造(zao)的(de)第一(yi)臺工(gong),業生(sheng)產(chan)用(yong)弧形(xing)連(lian)鑄(zhu)機。這也是世界上最早建(jian)成的(de)弧形(xing)連(lian)鑄(zhu)機之一(yi)。


  不銹鋼由于價格昂貴,連鑄是提高其成材率的有效措施,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。從1952年加拿大試澆不銹(xiu)鋼方坯和1961年日本試澆不銹鋼寬板坯成功以來,不銹鋼連鑄在世界各國發展很快,各主要不銹鋼生產廠家都相繼設置了連鑄機。不銹鋼連鑄比已達到80%以上,主要以板坯為主。連鑄不銹鋼坯的質量已超過模鑄坯質量(包括夾雜物、氣體含量和鋼的純潔度等),可以澆鑄鐵素體、馬氏體和奧氏體不銹鋼的絕大多數鋼種。但含鈦鋼連鑄工藝難度大,很少采用。


  我國將連鑄(zhu)工藝用于不銹(xiu)鋼(gang)方(fang)面時間較晚。1985年12月在太(tai)鋼(gang)投產了第一臺(tai)不銹(xiu)鋼(gang)板(ban)坯(pi)連鑄(zhu)機(年產能力6萬噸(dun))。1987年后在上(shang)鋼(gang)三廠等(deng)(deng)地先后建設有兩(liang)臺(tai)特(te)殊鋼(gang)板(ban)坯(pi)連鑄(zhu)機和(he)兩(liang)臺(tai)特(te)殊鋼(gang)方(fang)坯(pi)連鑄(zhu)機等(deng)(deng)。近年來,已有8家特(te)殊鋼(gang)廠的(de)連鑄(zhu)機進入安裝調試和(he)相(xiang)繼投產階(jie)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