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度是指(zhi)在外(wai)力(li)作用(yong)下抵(di)抗(kang)塑(su)性(xing)變形和(he)斷裂的(de)能力(li)。常用(yong)的(de)強度指(zhi)標有抗(kang)拉(la)強度、屈服強度和(he)規(gui)定非比例延伸強度。
1. 規定(ding)非比例延伸(shen)強度Rp(舊標準σp)
規定非比例延伸率等于規定的延伸計標距百分率時的應力。使用單位符號應符合以下腳注說明所規定的百分率,如Rp0.2表示規定非比例延伸率為0.2%時的應力,等同σ0.2。
Rp=Fp/So (2-8)
式中: Fp--試樣非比例伸長為(wei)規定時的拉力,N;
So--試(shi)樣原(yuan)始橫截面積,m㎡。
規定非比例伸長應(ying)力是一些重要不(bu)銹(xiu)鋼零件(jian)設計的力學依據。表示符號(hao)應(ying)附(fu)以角標說明,例如Rp0.01、Rm0.05、Rp0.2分別表示規定比例延伸率(lv)為0.01%、0.05%、0.2%時的應(ying)力。
2. 屈服強度(力(li)學符號Rp0.2,英文(wen)縮寫YS)
當金屬材料呈現屈(qu)服現象時,即在(zai)試驗期間達(da)到塑性(xing)變形而力(li)不增加的應力(li)點(dian),分(fen)為上屈(qu)服強度和下屈(qu)服強度,過去(qu)曾叫(jiao)“屈(qu)服點(dian)”。
①. 上屈服(fu)強(qiang)度是指試樣發(fa)生屈服(fu)時,應力(li)首次下(xia)降(jiang)前(qian)的最高(gao)值,符號為ReH,單位為MPa。
②. 下屈(qu)(qu)服(fu)強(qiang)度是指屈(qu)(qu)服(fu)期間不計初始瞬時效(xiao)應(ying)(ying)的最低應(ying)(ying)力(li),符號(hao)為(wei)ReL,單位為(wei)MPa。
3. 抗拉(la)強度(力學符(fu)號,英文縮(suo)寫(xie)TS)
拉伸試驗時,最大力(Fm)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(So)即為材料的最大應力,等同原σb。符號為Rm,單位為MPa。
強度和塑性指標的新(xin)、舊標準對照見(jian)表(biao)2-2。
4. 屈強比
屈(qu)強(qiang)比是指屈(qu)服強(qiang)度與抗拉強(qiang)度之比值。屈(qu)強(qiang)比對材料沖壓(ya)成形(xing)(xing)性(xing)能影響(xiang)很大,屈(qu)強(qiang)比小(xiao),材料由屈(qu)服到(dao)破裂的塑性(xing)變形(xing)(xing)階(jie)段長,成形(xing)(xing)過(guo)程中發生斷裂的危(wei)險性(xing)小(xiao),有利于沖壓(ya)成形(xing)(xing)。
一般(ban)來講,較小(xiao)的屈強比對材料在各種成形工藝中(zhong)的抗(kang)破(po)裂性都有利。
常見(jian)不銹鋼材料(liao)的屈強(qiang)比,見(jian)表2-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