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S-Meer在一份資料中列舉了PQF軋(ya)管工(gong)藝的四大優點如下(xia):
1. 由于在不(bu)銹鋼管橫斷面的變形比較均勻,因此壁厚比較勻稱,不產生“翅翼”,工具的應變量小;
2. 由于軋制力分布較勻(yun),因此軋輥(gun)磨損(sun)量較小,可增(zeng)大延伸系數和變形量,成品管(guan)壁(bi)厚可以薄一些;
3. 孔型幾何(he)形狀劇變較小,因此可以增大調節(jie)的(de)行(xing)程;
4. 軋輥和工件之間的(de)相對速度(du)較小,因此工具磨(mo)損減(jian)少,不銹(xiu)鋼管表(biao)面質量改善。
上(shang)(shang)述工(gong)藝(yi)上(shang)(shang)的優越性對于提高(gao)成品(pin)管(guan)質量(liang)、擴大產品(pin)品(pin)種范圍和降(jiang)低(di)生產成本均具有良好的影響(xiang)。這份資料還對兩種限(xian)動芯(xin)棒連軋管(guan)工(gong)藝(yi)有關技術經濟指標作了對比。如(ru)表24-1所示。
資料中所述的不(bu)銹(xiu)鋼管(guan)廠年產量為50萬噸,成品管外徑為133.0~339.9mm,成品管壁厚為5~40mm。
上述資料中,對于有(you)關PQF的數(shu)據均加注期望值(Expected yealue),當然不論是(shi)關于PQF或(huo)MPM的數(shu)據均是(shi)在(zai)沒有(you)采用自(zi)動(dong)控制工藝條(tiao)件(jian)下的數(shu)據。將(jiang)CARTA軋(ya)制工藝控制系統、軋(ya)管工藝自(zi)動(dong)控制軟件(jian)包這兩種自(zi)動(dong)控制技(ji)術扼要對比如表24-2所示。
應該(gai)指出,工藝(yi)控制(zhi)(zhi)軟(ruan)件(jian)包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的(de)(de)一種軋管工藝(yi)控制(zhi)(zhi)技術(shu)。軋管廠采用工藝(yi)控制(zhi)(zhi)軟(ruan)件(jian)包(TP)或CATRA控制(zhi)(zhi)技術(shu)(CA)會對鋼管成(cheng)品的(de)(de)質(zhi)量(liang)及生(sheng)產的(de)(de)經濟性產生(sheng)較大的(de)(de)影響(xiang)。
1. 若兩種軋管(guan)工藝均不采用控制技(ji)(ji)術,其技(ji)(ji)術經濟指標的對比大致如表24-1所示。
2. 若MPM軋(ya)管工藝采用(yong)TP控(kong)制技(ji)術,則程度不同(tong)地發(fa)生(sheng)有利于MPM軋(ya)管機組的(de)影響。
3. 若PQF軋(ya)管工藝采用自動控制(zhi)(zhi)程度較高(gao)的控制(zhi)(zhi)技術,則其優勢(shi)將(jiang)更加(jia)突出。
以上僅(jin)僅(jin)是從技(ji)(ji)術角度而作的(de)對比(bi),最后還應將技(ji)(ji)術和經(jing)濟合在一起作綜(zong)合比(bi)較(jiao)。